Huaxing Glass

手机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
->
->
浅谈中国制造2025

浅谈中国制造2025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25 09:04
  • 访问量:

浅谈中国制造2025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25 09:04
  • 访问量:
详情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固国之源。一个国家唯有发达的制造业,方能引领国家与民族的繁荣与富强,唯有跟紧世界先进脚步,方可变得更强、更大。自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突飞猛进,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不够强大。在当前局势下,我们唯有如董事长所说,认识新常态,转换新观念,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能跟随国家的脚步。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而我们的企业也要不断进步,跟随国家的脚步,打造成亚洲乃至世界的一流玻璃制造企业!
不断创新是发展
    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执行、团队、价值”是我们的价值观,而“创新”作为第一个是有缘由的。创新实质上是人的心智模式的改变和对传统习惯束缚的突破,他打破常规,超越现状,是企业乃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
     要想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就要加强关键技术核心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建设。要想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所有制造型企业都要不断转型升级,不断创新与开拓新的征程。
信息工业融合是王道
    与其说这是一个工业革命时代不如说这是一个高速发展信息科技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机械自动化的不断变革促使工业的发展。
    在这个不断变革的信息时代,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已普及到各行各业,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你将会被OUT,永不得翻身。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完美结合将是一把战无不胜的宝剑,必须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定制、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和产业组织方式。开发使用自身企业的新系统,工业应用软件,实现人、机、物料的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化控制方可进步。
强化工业四基是根本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在不断进步,但四基的薄弱是不可躲避的事实。薄弱的工业基础能力成为我们成为制造强国的瓶颈,要想成功必须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使用核心基础零部件、采用先进基础工艺、选用关键基础材料、研发产业技术基础是“四基”的核心。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的捷径,也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质量品牌建设是捷径
    质量可以造就一个企业,也可将一个企业毁于一旦。所以质量是制造业的致命关键,要想致力于成就客户而成就自我就要先做到质量至上。在宏观上,要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在微观上,更要做到超出客户预想。提升质量技术,推进先进的管理方法,结合5S、六西格玛、PDCA、七大工具等先进管理模式。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构建以精益生产方式为内核的生产机制,进行完善的产品周期管理,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是将质量大幅度提升的根本。
在这个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做到上述要求的同时,我们更要利用先进的媒体热潮,与互联网相结合,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广告效应不断推进并树立自己产业品牌的独特形象,让产品走向国内外的每个角落。
绿色制造是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保护、节能减耗的问题早已不容忽视,绿色制造、绿色生产等新词汇迅速浮出政治舞台。绿色始终是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象征,而绿色制造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此乃大局所趋,已是必然。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生产中,不断改造升级,推进能源循环利用,构造全新制造体系,才能使生活昂扬向上,企业经久不衰。
绿色制造早已不是空想,从源头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在生产计划中结合企业自身,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低碳、循环与集约。要想成为绿色企业,就必须实现绿色战略、加强绿色管理、制定绿色标准,才能做到绿色生产,达到高效、低碳、节能、减排、循环的宏伟目标。
制造业国际化是进步
   “引进来、走出去”是我国多年来一直提倡的发展方针。只有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才能拓展更开放的发展领域,打开更大的市场,提升到国际水平的层次与水平,从而引领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不管是资深的大企业还是刚入行的小企业,首先都要提倡国际化,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与自身企业相结合,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并开展多形式的技术合作。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多的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才能加快企业走出去,成为更强、更大的企业。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